WFU

2022年2月26日 星期六

如何讓心理治療更有整體感(一)?


作者:王家齊




最近有學生問到,做治療的時候慢慢可以一件事一件事回應,一個情緒一個情緒搞懂。可是做完治療後常常有個疑惑,好像這五十分鐘被切成了三到四塊,感覺不太有連貫性。

當然,這位學生能夠好好把受訪者帶來的事件,與對方一起想一想並整理起來,已經做到了基本功。但如果他要更進一步,就要學會【穿針引線】的能力。

簡單來說:個案帶來的事件情緒是【點】,而背後的動機因果是【線】,而將事件情緒+動機因果形成的模式,找出跨越時空的相似性,就形成了【面】。

所以,這位學生提到的整體感,其實是從【點】到【線】的層次。為了能夠穿針引線,治療師要學會使用一些【連接詞】,讓治療的理解可以有層次感。

這裡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動機後果解法


動機=因為...


動機的連接詞是【因為...】

動機就是串連情緒背後的原因與需要。如果更細緻一點,也可以說是苦衷、地雷與早期決定

過去的文章我們講過,當來訪者不耐煩地說【我媽媽很煩,她一直管我時】治療師只是回應「所以你很生氣你媽」是不夠的,還要進一步搞懂她在【氣什麼?】

這裡就會邀請個案展開他的情緒與故事,當治療師聽一聽想一想之後,慢慢搞懂了個案會這麼氣的原因時,就可以加入【動機】的連接詞。

→原來你這麼氣你媽,是【因為】你覺得媽媽自己也說得到做不到,你覺得很不公平。

周仁宇醫師在心智化這堂課建議了另一個連接詞【畢竟】也蠻好用的→你這麼氣你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你一直希望家裡有個大人能當你的榜樣,但總是失望。


後果=就會...


後果的連接詞是【就會...】

如果說動機是探索與連結來訪者的內在,如同母性功能。那麼後果就是與來訪者判斷與思考行為的後果,是與外在世界連結的父性功能。

有時候懂了來訪者的內在感受還不夠,「畢竟」他仍需要活在外面世界的框架(工作、學業)。這時候,後果的討論就很重要。

比如前面氣媽媽的這位孩子,後來心想反正妳不給我,我自己拿,就偷了媽媽的錢。一方面,瞭解偷錢背後的內在動機是重要的,但同時弄懂偷錢會有的後果也是重要的,比如:

→原來你是在意媽媽不給你你要的,所以你才自己拿(這是動機)

→不過,當媽媽發現後,她也就限制你不給你零用錢,你反而【就會】拿不到你要的。

→於是(另一個後果的連接詞),媽媽很生氣你把她的錢拿走,你也很生氣她限制你更多,最後你就更難得到你要的了(媽媽懂我)

把後果思考清楚,就可以抓出負向迴圈、心理遊戲的輪廓。另外,眼尖的讀者可能有發現,在上面這個例子,後果與動機是併用的。

如何用?用多少?這會取決與你跟對方的個性、治療關係,決定層次與力道。


解法=所以...


解法的連接詞是【所以...】

討論完了動機與後果,如果是有進展的(對方有Yes的訊號)通常他會停下來問你「那該怎麼辦呢?」過去學治療時,常常會卡在不要給來訪者建議的戒律(話說,最近心理師的Podcast多了,許多第一次來談諮商的人也會說…)

「我知道心理諮商不會給建議,但是…」

重點在於這個【但是】。長遠來說,諮商是幫忙一個人認識並發現自己的特色,討論後做出自己的人生決定並為此負責。但我認為這是一年起跳的事(不算上危機處理喔)。

所以,在講完動機與後果後,與個案討論一個改變的方向,是有機會促進行動與建立習慣的。這裡的誤區是:常常問題是問題,解法是解法,兩者是斷裂的。

比如我們都「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好,但是早睡早起到底跟我有何相關?如果只是死背一個對的做法,通常很難有真正的動力持續。

如何才會有動力呢?要嘛火燒屁股死到臨頭,要嘛真的很渴望自己得到—有沒有發現,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後果與動機。

這就是坊間很多練習手冊不見得有效的原因,手冊本身沒有錯,他幫你拆解了一個SOP但如果沒有配合動機與後果,而且真的在經驗與感受上震撼到對方,那終究只是另一個回家作業—

回家不會寫的那種。

所以,治療的層次感在於,當前面的動機與後果產生效果時,可以延伸把治療的目標與方法也放進來,可以是回家要做的,也可以是在諮商中做的,比如:

→所以當你越生氣時,你越得不到你要的,對嗎?(後果)這邊要跟來訪者核對,只有你們都同意這個觀察,才可以切到做法(否則沒有同步的解法,就是說教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很需要媽媽幫你,就要先忍住自己的生氣,這樣你才能得到你要的(動機)。

→ 可以試試看嗎?(再次確認同步)然後就可以分別建議在諮商、在家裡可以怎麼做…

這是基於理解的建議。


最新課程




2022年2月1日 星期二

【人生劇本】完美主義(五)三種無法完美適應人生的完美主義

 
作者:王家齊




在心理治療工作中,常會發現完美主義既是來訪者的朋友,也是敵人。

完美主義為我們帶來了職業成就,旁人認可,以及利益的基礎。但同時,不適應的完美主義讓我們缺乏彈性,無法親密,甚至焦慮受創...

於是,不適應的完美就像是希臘神話中,受眾神懲罰的薛西弗斯—不斷把石頭推下山,然後看著它『咚』地一聲滾落山谷,重來一次,永遠無法享受自己為自己的付出...

這篇文章談的是,我們在谷底遇見的這些,完美主義的美麗與哀愁。


緊繃控制與強迫的榜首


這邊的榜首,有可能真的是一路第一志願的資優生,未來就只有[台大醫科]這條路。也有可能是家族裡面念得最高的,過年回家總是被問東問西用放大鏡檢視,一有不慎就被酸言酸語。

也有一種狀況是,他不是念得最高最好的,爸媽在大家族甚至有點被瞧不起,於是他透過學業[彌補]爸媽的面子。

無論是哪一種,[榜首]這個位置都成了[絕對不可以失敗/失去的寶座]。

問題就在這個[絕對],這讓他們難以面對失誤,更不要說是失敗。只要有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崩潰焦慮,背後的原因是一場與魔鬼的交易—

我要完美,才會被接納。所以:我不完美就不會有人喜歡我接納我

緊繃是因為要監控表現,控制是因為好害怕失控,於是就形成了[強迫]的堅硬外殼,反映在收納、筆記、與人互動,甚至是性與親密上—

強迫自己,有時候也強迫別人,像是伴侶或小孩。


被掏空又被灌食的優秀


這可以看成是第一型的變化型,榜首型的完美者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拼到第一名,也許是為了取得利益(零用錢)、擁有話語權、或是為了讓家人有面子不要抬不起頭...

而第二型的完美者,則是完全放空或掏空自己。會這樣,很常是因為與[父母期待]有了過度融合的狀況。

也就是說,父母的想法就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法如果與父母的想法相斥,為了不違反父母的想法,那只好否定、隱藏或是刪除自己的想法。

久而久之,就[空]掉了

如果說第一型的[強迫]是發生在[保住榜首]的位置,像是求生之戰。第二型的[強迫]更像是[對自己]的催吐與灌食,為了裝滿別人,就必須掏空自己。

如果成就表現沒那麼好,其他人又相對優秀的話,也有可能使用[悶頭努力]的方式,變成外在極度忍耐,內在卻十分空洞的狀況。

想多了解這個主題的朋友,可以觀賞公視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第二集[貓的孩子],我非常推薦。


思想巨人的拖延與逃避


另一種完美主義者很愛念書,有滿腹的思考與偉大的計畫,卻應了那句俗話[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他們的拖延與逃避(最後成了擺爛),通常不是不在乎,而是太在乎了。

因為太在乎了,所以無法嘗試第一步,第一個行動,第一個小習慣

他們深怕萬一後果不如設想,那就會失望自責到無法繼續前進。於是逃避擺爛這種[小爛],其實是為了避免[大爛],也就是[我做了以後,發現自己真的不行]。

所謂的終身學習有兩種,一種是基於目標,一種是源於恐懼。

基於目標的學習以[成效]為導向,所以可以接受[我不會],因為[本來就是不會才要學]。可是之所以能夠接受自己[不會才要學],是因為知道學了以後要[用在哪裡?]

也就是說,基於目標的學習是有方向感的,像是帶著羅盤航海。源於恐懼的學習以[焦慮]為導向,學習是為了逃離[我不會],所以[學了還不會就很恐怖]。

有時候,思想巨人的學習歷程很迷人,對於世界宇宙有廣大的熱情,

然而卻無法落實為(他們一直想寫的)文章、影像或演講等作品...

這時候,熱情遠大的理想,反而成了現實的絆腳石,源於恐懼的學習則是逃避現實的方式。也就是說,源於恐懼的學習像是溺水,你不知道要去哪,只知道要抓住某個救生圈。


延伸閱讀

最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