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2月7日 星期四

過年長輩小劇場的因應之道(三):權力遊戲的應對之道





在過年長輩小劇場的因應之道(三),我們來聊聊如何應對【春節權力遊戲】。

必須先說明的是,因為每個人的經驗與資源不一。以下提供的方法,有些人或許可以直接運用,有些人也許使不出來。

而今天介紹的這些方法,也是來談者關注人際議題時,我作為心理師,會一對一討論、演練與修正的策略。

一般而言,經過一對一討論四至六次左右,可以讓專屬於這位來談者的人際策略慢慢浮現,所以是需要時間認識與調整的。

關於如何在權力遊戲中存活。

首先,應對法則(一):可能也是最難的,要建立「看人」的眼光。


法則一:看人的眼光


意思是,你要學會去區分:哪些親戚要走心(適用珍惜原則),哪些親戚要演戲(適用權力原則)。

注意我這邊用的是「演戲」這個詞。

我念書時,因為想要上台說話不緊張,跑去學了即興劇。
結果一學就學了十年。

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我十年的心得,那是:
「演戲,演的時候要當真,不演就要會下戲。」

如果你喜歡看電影,看電視劇,會發現很多作品(例如之前火紅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都愛拍「全家吃晚餐」。

為什麼吃晚餐這麼有戲劇性?
那是因為,大家都要吃飯,餐桌就是舞台
而每個人都被迫上台,成為一個角色。

這就來到應對法則(二):
別每件事都走心,要把「演戲」當成防護罩。


法則二:演戲=自我防護罩


很多人都覺得「演戲」這個詞有些貶義。
好像代表不真誠、委屈自己、好像很假掰...

但你也許聽過一句話「最厲害的騙子,是能騙過自己。」
看到這,你或許會想:啊!怎麼又再要我騙人呢?

別忘記我們在談權力原則。
權力遊戲,是為了活下去。

演戲是詐騙,是說謊,也是自保。
為了演戲不走心,你得要有防護罩。

帶著這個觀點,回到過年的餐桌上。
看看那些你已決定用權力原則對待的人,開始把他們的一言一行當成戲裡的台詞(也許是國片台無限重播的星爺電影,裡面會有的典型反派)

想像你也是一個角色,如果這場戲要拍下去,你有多少種選擇?

這個想像不是要你很會演,而是要把「你」和「他/她」區隔開來。

當你有了一個角色,就好像多了防護罩,那些刺耳的話就可以被彈開一些(當然有些還是會中箭),不用每箭都赤身裸體地去擋。

這就叫「自我的防護罩」
先有防護罩,才有得演。

「如果我不太會演呢?」你問。


法則三:溝通分析


去年,我進修了一種名為溝通分析(Trancsactional analysis)的方法,並運用在即興劇訓練、溝通工作坊,與個別心理治療中。

溝通分析認為,人與人的溝通是有許多不同的自我狀態(你可以想像成,存在於我們心中的各種角色—有大人、有小孩、有保母...相當熱鬧!)

溝通分析的概念,重新讓我思考了即興演出這件事...

其實「自我狀態」正是我們在人生中學會的「角色」。
有些角色我們很熟悉,因為在成長過程中,常常扮演。
有些角色我們很不熟,也許是陌生,也許是討厭,也許是沒想過可以這樣。

懂了溝通分析後,我開始和學生、個案討論「你擅長哪些角色?」
以及「在這場人生大戲中,你還可以嘗試哪些角色?」

事情開始有點不一樣。

有些人,可以透過即興劇的角色訓練,長出不同的回應方式...
有些人,可以透過探索自己的人生劇本,進而改寫新的劇情...
有些人,可以透過心理治療,了解自己為什麼卡在同種角色...

想想我們花了多少年在過年,就會知道這絕不是容易的事。
但透過持續的學習、成長與看見自己,我們終究能夠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讓【春節:權力遊戲】有一個新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