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

如何日更寫作不卡關?

 
作者:王家齊




日更的困難(與解法)


很多人會覺得日更很難,嘗試沒多久就打退堂鼓(跟運動,減肥,寫論文很像…)但重點是我們要擴大「日更」的定義,不是每天更新都要完美,而是每天都能夠動起來更新,這樣才是正確的創作狀態,也才有機會進入心流。

所以,最關鍵的概念是「不用每次都從無到有想點子。」面對一張空白的A4紙(或Word檔)壓力山大,你需要的是簡化第一步。

怎麼做呢?你需要把「從無到有」的目標「降階」


降階:拆解最小可行的一個動作


這邊說的降階,是我在健身房跟教練一對一訓練時學到的概念,意思是如果某個動作(比如深蹲)你做不到,那教練就會改為同樣是蹲,但比較簡單的動作讓你練習到同樣的肌肉。

久而久之,這些肌肉練久了,你習慣「蹲」了,就可以回到比較困難的動作。

寫作也是這樣。
如果從無到有完成一篇文章是困難的,你可以先降階為「加工」,把過去紀錄的點子、想法、筆記拿出來,並做以下加工


那麼,實際上該怎麼做呢?


  1. 把有感覺的部分畫線,寫下自己的看法(為什麼有感覺?以後可以用在哪裡?)
  2. 把已經有的舊點子,擴充新的內容(可以加入故事,舉例,說明甚至是插畫等等)
  3. 尋找點子與點子之間的連線。閱讀舊點子的過程中,可以把相關的點子串在一起,並加入一個新標題,如果你把它們依序排列下來…一篇文章的結構就完成了(這篇文章也是這樣完成的)

以上的作法需要你平常有累積點子資料庫的習慣。
如果平常沒有累點的習慣,但想要開始日更呢?

你可以從「轉錄」開始。


轉錄:從原封不動照抄,到擷取靈感來源


轉錄的意思不是要你查資料就算了,重點是要把它們逐字逐句地輸入到你的資料庫(可以是筆記本,Evernote, Roamresearch等任何你慣用的記事法)

轉錄可以是一本好書的金句,可以是電影主角的台詞,也可以是一場好的脫口秀笑話。所謂「模仿是學習的開始」,如果今天無法「無中生有」,就把喜歡的input轉為output,只要別抄襲或據為己有就好。

因此轉錄有以下步驟

  1. 逐字輸入到你的資料庫(如果沒有,先建立一個,而且一個就好,所有資料都要先到這邊)
  2. 挑一句喜歡的分享給大家(可以發在FB, IG等等共同學習,記得要標註出處,也讓好東西被更多人知道)
  3. 如果這個過程你因此有了想法,一定要把它們記錄下來,你的想法是珍貴的,也是後續日更的基礎


Q: 時間不夠用怎麼辦?


A: 要善用零碎時間,就算十分鐘也可以完成點子的轉錄(甚至包括分享出去),接下來的時間你都可以享受這個分享帶來的效益。

所以千萬不要想得太龐大,太困難。

也因為很多人工作家庭忙碌,時間有限而緊急,所以如果有一套寫作格式,比如ORID(可以上網搜尋),也會幫助你踩著好的階梯往上爬


Q: 不知道寫什麼怎麼辦?


A: 練習A+B,先input輸入好東西,再加入你自己的想法。所以無法從零開始就不要從零開始,從FB貼文,從好的電影故事音樂,甚至從你觀察到的生活周遭開始……重點是,不要只是input(別人的東西),要加入output(自己的想法)


Q: 覺得寫很爛怎麼辦?


A: 永遠記得先創作再編輯,兩個狀態不可以混用。創作就像是自由玩蠟筆的小孩,編輯則像是嚴謹做研究的科學家,你能夠一下子畫畫又一下子寫論文嗎?請分成兩個時段進行。

所以當你寫完後,就算你心裡覺得很爛,也請不要按下Delete,先放著一段時間,說不定幾個月後回後看,你會被自己的想法驚艷到。

Q: 很累狀況不好怎麼辦?
A: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強調「日更不是每天更新都要完美,而是每天都能夠動起來更新」,如果你覺得今天無法寫出東西,那就去「加工」。如果連「加工」都做不到,那就「轉錄」。

就算今天你只深蹲三下,你的身體都會有點不同。
所有的創作,都奠基於這日常一點點不同的累積。

2021年1月3日 星期日

【回顧我的2020】Part3今年最值得的三個投資

 

作者:王家齊 



三語事劇場2020年底的年末演出"20.21"排練


關於我在2020年最值得的三個投資。


#AirPodspro


果粉本來就會越用越多蘋果,但這一顆蘋果確實買得划算

當時主要看上的是降噪功能,一開始不懂還覺得所有聲音都會不見,但其實聽覺上是把雜音消掉,如此一來耳機在聽的聲音就不需要開大聲拼過外面

今年因為有很多線上課,基本上我都是邊曬衣服邊聽,邊煮湯邊聽,或是邊躺在瑜珈墊邊聽,這樣一支無線降噪耳機,對我來說幫助很大,利用零碎時間提升生產力策略的好幫手



#一對一督導


一半是因為疫情影響,一半是因為工作強度提高,今年我幾乎沒在參加大型課程了,改成一周至少2次的一對一學習。

提升學習的強度,是為了追上工作的強度,對於很期望每年都提升能力與視野的我,其實是很過癮的事情。

這點其實也很感謝暢哥個人品牌課的同學Chen Chad

也是因為下課時查德的分享,發現啊原來也有人是直接找一對一學東西解決問題的呀,發現自己也可以更篤定地這樣做

然後我就去找了第三個一對一學習(是什麼先保密囉XD)



#有逐字稿的線上課Nicabm


這算是給助人工作者同行的好料分享(不過因為這篇不打算附圖要先能夠看到這裡XD)

線上課這麼多,到底要怎麼選?又怎麼才看得完?

我自己從大師督導班開始,也熱衷研究不同老師與機構怎麼辦線上課的(教學即興力講師的職業病XD)

有些當然是直接拼內容拼名氣的大師課,但Nicabm這個網站很特別,它是以助人工作者需要處理的主題為主,一個主題邀請數個專家來短講

比如:

與羞愧感工作

與被遺棄感工作

另外我特別推薦Advanced Master Program o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創傷治療的大師課(欸又是大師)

有機會我再用一篇文章聊聊,如何有效率地讀這類線上課(有逐字稿是關鍵),又要怎麼挑這些課程,以及我在其中對不同老師短講的觀察


【回顧我的2020】系列文章

2021年1月2日 星期六

【回顧我的2020】Part2今年專注學習的三件事


作者:王家齊 



三語事劇場2020年底的年末演出"20.21"排練


關於我在2020年最專注學習的三件事。


#1創傷治療


可以說是今年在診所工作最專注的一個主題。記得過去學悲傷療癒的時候,對於這個主題懵懵懂懂,還有一些抗拒。 #結果上完初階就落跑了

開始診所的工作以後,發現創傷的科學研究與身心取向,協助我們理解了很多困惑,例如:為什麼明明最近沒有什麼事情,眼淚卻是流不停?

創傷的理解讓許多在語言層次難以理解的事情有了認識的路徑。之前在線上課(#賣個關子這堂課我很推薦下一篇回顧文會提到)聽過一位創傷治療的研究者說

「這樣的知識,不只對受創傷之苦的人們,或是他們的治療師有用—如果你是面臨緊急第一線的工作者,案發後執行調查的警察,協助受創者的醫療人員,甚至是班級人際衝突後的老師,都應該學習了解創傷反應如何在我們的身心作用,才能適當地照顧每個人。」



#2家庭系統


這是一個我本來沒想過會那麼快接觸的主題。但同樣因為診所工作的需要,開始遇見家庭,遇見兒童青少年背後的家人,也遇見夫妻,慢慢了解兩個人在一起,組成一個家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即興劇有個遊戲叫做家庭晚餐,演員嘗試扮演觀眾與家人共進晚餐的模樣,是一個有趣又深刻的形式。

以前我玩這個遊戲玩得很爛,沒有太多可以做的選擇,我覺得過了今年我應該比較會玩了...

也想起幾年前在微笑角即興劇團做的演出 

#愛的無窮解

當時我使用了一個在加拿大看即興劇演出學到的形式。#雖然我其實沒有完全聽懂演員的英文這版本有可能是我自己跟演員腦補研發的

我稱為「即興伴侶治療」

兩個演員,扮演一對伴侶,對觀眾講述他們共同遭遇的一件事。過程中,一次只有一個人說話,但「另一半」隨時會在對方說得興高采烈時,打斷對方,然後給出另一個版本的故事。

沒想到2020我真的開始學這件事。

#而且不是在舞台上



#3線上課


2020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老師紛紛轉為線上課,甚至是傳統很講求面對面的工作型態,也被迫轉型。你問我效果好不好?我覺得如果老師帶著「把原本的實體課搬到Zoom就好」的心態,通常效果都很差。

然後行政要非常強大啊。

今年我參加了Jeffrey Zeig, Stephen Gilligan,兩位催眠治療大師督導班(也是今年我才搞懂,所謂Master class不是要你拜他為大師,而是大師親自示範怎麼做給你看的學徒制進階課「看好,我只示範一次」)

我覺得螢幕前很平等,大師的舞台光環與工作坊慣有的氛圍塑造都被強迫拿掉了,反而可以比較真實地遇見他們(特別是科技設備出現問題時),記得去年對2020的展望我寫「如實」,倒是意外地在此體現了。


【回顧我的2020】系列文章


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回顧我的2020】Part1今年新嘗試的三件事


作者:王家齊 



三語事劇場2020年底的年末演出"20.21"排練


關於我在2020年新嘗試的三件事。

#這是三篇中的第一篇喔
#今年回顧文寫著寫著竟然就變成系列文
#333的概念


#錄了人生第一集YT訪談(白癡公主)





除了第一次學習怎麼把一個敏感的主題講清楚(因為這個題目當時很巧地差點要成為時事文,後來決定用更知性的角度討論,不特別去沾風聲)

也看到白癡公主團隊的專業與敬業,不管是事前的提問交流,當天的核對與即興,以及整個團隊的支持。

不禁也慶幸自己事前找了督導一對一討論腳本,雙方努力蹦出的火花,我是很喜歡這樣的工作(雖然剛開機我的臉還是很僵哈哈)



#架好了人生中第一個網站


歡迎來我的個人網站看看!

記得小時候家裡有訂pchome雜誌,裡面會有step by step的單元,一步一步介紹新的軟體怎麼用(然後封面永遠是漂亮的女孩,長大以後我才知道為什麼pchome要這樣設計...)

2019年底我去參加于為暢暢哥的個人品牌大帝國,他給了我們架站十步驟的建議,同時說「但每個班上真的把網站架出來的,通常只有幾個人


我很想當那幾個人,所以就回去研究。


一開始真的像是到一個完全語言不通的國外,什麼是cPanel?什麼是網域商?什麼是主機商?Wordpress要從哪邊找?怎麼出現?明明看老師示範很好用的Brizy到底躲去哪裡?(版上熟悉架站的大神請不要笑我XD)

但花了三個月吧,網站還真的給我架出來了,同時寫了一篇我自己才看得懂的step by step(我把那些走錯的路,比如誤訂了兩個主機商以為有不同功能,全部用刪除線標記起來)

我竟然就這樣,寫出了自己的pchome雜誌...



#進電影院看今敏(而且一看就是六小時)


大二那年在東華,應該是2005吧?(暴露年紀了XD)選了小說與歷史的通識課(還遲到)。

當我坐在共科地下室那可以容納120人的陰暗講堂時,高進老師放了今敏的《千年女優》時,我從來沒想過這是一個到了2021我還是會想起的時刻...

要說今敏徹底影響(暗示)了我做創作,也不誇張吧?當畫面化為黑幕,平沢進的Lotus-2前奏響起,我心裡也響起了這樣的話...


「啊,好想做出這樣的故事。」 #不知道為什麼說話也變得像日譯中的小說了


於是2020年《藍色恐懼(我3刷)》《東京教父(我3.5刷)》《妄想代理人(我...0.9刷)》重新數位修復版時,真的相當激動,彷彿一個老朋友從2005回來了。


為什麼妄想代理人是0.9刷呢?


當時我買的是DVD,在外宿床上用筆電一集一集看過去,快要播到結局時,光碟機卡住了—是那種發出尖銳刺耳聲的卡住。

於是我從來沒有看到結局,直到今年進戲院,一次六小時看完。

那是特別浪漫的事,就算有一堆新書沒看,一堆線上課沒聽(噓),甚至看電影的前兩天,我還在三語事演《20.21》,午夜場演到凌晨一兩點的那種,我還是去了。

而光年映畫比我更浪漫吧。十三集動畫的片頭曲片尾曲與夢告,竟然都被保留下來了,2005年我聽到的平沢進,就這樣在華山光點戲院唱了13次...

在這個看Netflix會鼓勵你跳過片頭片尾的年代,這還不夠浪漫嗎?


【回顧我的2020】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