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玩好角色扮演的秘密:打地基(二)

 

作者:王家齊





地基夠穩才有高樓


前面我們說到,角色扮演的難處,就如同現實生活的難處—太多事情要顧,顧此失彼。

因此,一個好的角色扮演,需要【簡化】以聚焦。但為了簡化,你需要先知道【全貌】是什麼。

地基有四根柱子,每一根柱子都有它的蓋法,分別是角色(Character),關係(Relationship),目標(Objective),地點(Where),合稱為烏鴉(CROW)。

老實說,我從來沒有在哪堂課一次教滿這四件事。

我在舊金山BATS improv的foundation 2工作坊學到這件事,當時我們做了一個大輪盤的練習,我們每30秒就要「跑關」,和不同的夥伴演出維多利亞時代風格(身為心理系的我只知道佛洛依德&禁慾XD),師生關係,與一個在港口倉庫的故事...

儘管我腦袋試著記得這四根柱子,在不斷的跑動「穿越」下—先優雅地喝口下午茶,偷談禁忌的師生戀,最後在倉庫向霸凌高中好友的仇人刺了一刀...跑到最後,我一次只記得一件事。

角色,關係,目標,一次一個。

而那一個,就是教師要聚焦的學習目標。


即興是很弔詭的一件事


複雜,是為了簡單。
練習,是為了自發。
限制,是為了自由。

為了讓(特別是沒學過表演的)學生自由,我選擇在角色扮演的一開始,給予比較多的限制,也就是設定ㄧ個情境,讓學生在其中即興。

比如:我在這5年超過300場的即興劇工作坊,只要有演出練習,我幾乎沒有換過情境設定,第一個練習,一定都是「爸爸&媽媽等著晚歸的中二小孩回家。」

這讓我看到300個不同的家庭,沒有任何一個家庭是相同的,也沒有任何一場演出是相同的。

而視當次工作坊的目標(或學員的需要),有時他們是體會權力鬥爭的八點檔家庭(給高中生的工作坊),有時他們練習如何把自己創造的角色運用在演出(給戲劇社新生的工作坊),有時她們只是想重溫自己也有過的叛逆少女時代,好好舒壓一番(給一群媽媽們的工作坊)。

這才是,這300場演練與眾不同的秘密

我預先給的地基,如同教學法的鷹架,是為了讓大樓朝目標前進。一個清楚設定好的地基,可以運用在舒壓,可以運用在溝通,可以運用在表演工作坊...


一次專注一個點


我前陣子去上一個心理治療大師的督導課(又是大師XD),他堅持:督導的公式=做得好的地方+「一個」下次可以不一樣的地方。

雖然我也這樣做訓練,但偶爾心裡的小聲音還是會質疑「真的嗎?不多檢討幾個可能的錯誤嗎?這樣子學東西不會太慢嗎?(而且我付了好多學費啊啊啊)」

一直到最近我才了解,這不是鄉愿,是為了專注。

一次設定一個可以學的,可以改的,然後嘗試下一次。

我也想起過去一些「老師」,和他學習就是「打掉重練」,打掉「自尊」重練,因為你聽他改你的東西,可以寫滿一整頁做不好的缺點,然後回家大睡一場後,那張紙就奇妙地不見了,什麼也沒留下。

而我選擇,讓我自己,讓我的學生—每一天,都可以從角色扮演多學到一點,多喜歡自己一點。

下一篇文章,我們會談談,這四根柱子可以怎麼頂天立地,成為學習路上的鷹架。